一、選擇題部分,極少死背的題目,我都當成稍微簡化的統測試題。

考試已經很明顯的在考閱讀理解  (儼然成為近幾年的趨勢了)

字詞的運用、古文的理解,須要程度、耐心作答

二、寫作測驗50分鐘

106年度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題目,首次以圖表出題,題目如下:

從小到大,許多傳統習俗伴隨我們成長。在這些傳統習俗裡,

也許你感受到他所傳遞的情感,也許發現它值得保存的內涵,

也許查覺到它不合時宜的地方。請就個人生活見聞,

以「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,我看見……」為題,寫下你的感受、經驗或想法。

解題:

我看見,以我看見,我的感受為主,先寫在傳統習俗中的某一項習俗或傳統我看見了什麼

然後再就我看見的進行析論。可以就圖表題功的例子作發揮,比較不容易寫偏。

通過會考後,九月就要變成高一的學生了

國中到高中不只是階段的不同

也是讀書態度的不同

高中生要更主動,要更自主學習,要有自己的看法

現在的作文考試,不管會考、學測、統測或指考

都是要考學生敘述、歸納、分析的能力,更進一步的省思與批判。

 

早上 
上完 左思的 詠史詩 八首之一
弱冠弄柔翰,卓犖觀群書。 
著論準〈過秦〉,作賦擬〈子虛〉。 
邊城苦鳴鏑,羽檄飛京都。 
雖非甲冑士,疇昔覽〈穰苴〉。 
長嘯激清風,志若無東吳。 
鉛刀貴一割,夢想騁良圖。 
左眄澄江湘,右盼定羌胡。 
功成不受爵,長揖歸田廬。

講解完左思因為當時門第制度的緣故,出身寒門根本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,

即使如此他還是希望可以立功報國,甚至功成後歸隱田園,展現淡泊名利的想法。

好~回到當代思維,我問學生:
1.有誰可以跟左思一樣,可以無怨無悔報效國家,並且功成不居?
2.當自己文武雙全,卻英雄無用武之地,你還會堅持初衷嗎?
我覺得選文選這一首詩對高中生而言是很沉重的包袱,更加之古詩選(一課選錄了兩首詩)

還選了另一首李白的<<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>> 
棄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 
亂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煩憂。 
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。 
蓬萊文章建安骨,中間小謝又清發。 
俱懷逸興壯思飛,欲上青天攬明月。 
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銷愁愁更愁。 
人生在世不稱意,明朝散發弄扁舟。

這一首明天講解,這一首也是告訴我們李白懷才不遇、抑鬱之下寫作的詩篇。
很奇怪我以前很喜歡這些古詩,也覺得照本宣科也很恰當,

只是現在我多了一層思考,學生讀這些詩,然後呢?
題解上說這兩首詩讀來豪邁,我看到的卻是部分句子豪邁,

實則這兩首詩同樣的寄寓著無奈和始終等不到光明的悲哀。

古代的文人在政治(職場)上無法立功,人生彷彿就寫下了失敗的結局。(當然經典文章傳到後代,

是文學不朽的呈現)。回到我的疑問,高中生讀了這些不得志的篇章,

是要同情理解失敗者的情懷,還是要告訴大家當你挫折的時候,學學古人明天早上披頭散髮去划船吧?!~

一次要上兩首失意失志的古詩好沉重呀!!

左思失意(低薪低階),尚有堅貞操守,高潔情懷
李白失志(失業),尚有明快奔放的詩才和放曠不拘的詩才

如今,放眼望去,低成就、低薪,失業的人們
既不是左思,也不是李白,
出路何在?前途茫茫
最低限度:不要製造社會問題

15,16歲的學生讀完這兩首詩
首先哀號的不是詩人的遭遇
而是太多生難字詞,用典要背了!!!!

昨天和好姊妹月聊天,
也談到嚴肅正經的話題:高中、高職課程選文
過程略,小小結論是我們認為
當考試還是領導教學的時候
維持現狀的考題
高職國文勢必就越來越簡單,越不被重視(學生就不愛讀了)
高中國文勢必就越來越艱難,越受大眾重視(因為太難,學生也不愛讀了)
天馬行空的思考
1.高中(職)生的國文選文,文言應該多少?白話文又該多少?經典文章一定要存在嗎?
2.15-18歲的孩子,需要閱讀什麼?
3.國文教學的意義是:引導孩子喜愛文學?培養孩子閱讀和寫作的能力?

教師傳達經典文學中的人文價值跟人文思維
4.閱讀、思考與寫作,有可能三者並進,全方位嗎?

arrow
arrow

    妃常甜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